在医学领域,遗体捐献者被赋予了“大体老师”这一庄重而崇高的称呼,他们以无私奉献的姿态,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3月2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的永恒馈赠——‘大体老师’数字礼葬追思仪式”在山东福寿园隆重举行,由济南市民政局与长清区民政局联合主办,济南市第二殡仪馆及山东福寿园承办,旨在为这些伟大的“大体老师”送行,同时也为他们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生态安葬仪式。
“大体老师”这一称呼源自医学教育中对肉眼可见人体器官的称谓——“大体结构”。为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崇高敬意,人们将他们尊称为“大体老师”,又或称“无言良师”。他们的遗体经过专业的处理后,成为了医学生接触真实人体结构的关键教学资源,是培养医学人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此次集体安葬活动,共有100位“大体老师”得以安息,其中20位的骨灰被安放于可降解罐中,其余骨灰则集中装殓,这种生态安葬方式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彰显了对“大体老师”们生命价值的延续。
在追思仪式的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全体来宾共同点亮了象征希望与敬意的星星灯,沉浸在对“大体老师”的深切缅怀之中。而此次仪式的一大亮点,便是借助先进的AI数字人技术,创新性地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数字追思场景。大屏幕上,虚拟数字人呈现出了“大体老师”的“数字生命影像”,仿佛他们穿越时空而来,亲自向在场的每一个人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一封《“大体老师”自述信》更是让全场为之动容,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这些无言良师的伟大与无私,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医学道路上的每一盏明灯,为无数医学生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仪式结束后,礼仪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手捧着骨灰坛缓缓走向生态葬区,完成了最后的落葬仪式。“大体老师”们终于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的生命虽已消逝,但他们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每一个医学从业者的心中。
此次追思仪式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济南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王帆、长清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徐彬、副局长曲延璟,以及济南市第二殡仪馆馆长曲晓光、副馆长张锐、魏凯,还有福寿园国际集团中部区域、山东福寿园总经理王晖等领导均出席了活动,他们的参与不仅体现了对“大体老师”的尊重,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对遗体捐献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大体老师”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了生命的价值,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在医学教育的漫长征程中,他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他们让医学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让医学人才的培养更加扎实有效。他们的存在,不仅是医学领域的宝贵财富,更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通过这样的追思仪式,我们不仅向“大体老师”们表达了最诚挚的敬意,也为社会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遗体捐献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为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