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命
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AI所构建的数字生命正逐渐融入生活
3/11/202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范围正不断拓展,AI所构建的数字生命体正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近日,“数字世界生命体(The Digital Wild)”全球首展在深圳盛大开幕,这场展览汇聚了AI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物、拥有生命周期的数字生物,以及由数万个梦境编织而成的意识星云等众多数字艺术作品。在这里,科技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化身为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数据也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承载着集体意识与情感的生物电脉冲。当观众轻抚屏幕上虚拟生物的鳃裂,或是目睹梦境世界在投影中掀起的粒子风暴时,他们将亲身参与一场数字艺术与人类协作的实验。

此次展览是深圳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聚焦于数字艺术与人工智能创作等前沿领域,致力于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交互式的艺术体验。展览特别邀请了英国流明艺术项目策展,汇聚了来自意大利的fuse*团队、英国的Genetic Moo团队、中国的黄炜、德国的Philipp Artus以及中国的吴子薇等五位(组)国际知名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数字艺术的无限可能,也体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这并非一场普通的艺术展览,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创世实验。观众可以在黄炜的《矿野之息》中,目睹金属水母群在矿脉间游弋,钛合金触须折射出生态重生的微光;在Philipp Artus的《水生物》中,亲手设计虚拟生物,观察它们在数字丛林中为生存而展开的奇幻演化;而吴子薇的互动装置《拟态》则让观众成为“进化推手”,观众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被AI捕捉并转化为虚拟昆虫,甚至文字指令也能创造出全新的虚拟生态。这种互动性与参与性,正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它打破了传统艺术展览的观赏模式,让观众从被动的欣赏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

此外,本次展览还特别为亲子家庭打造了趣味实验室。在Genetic Moo的《微世界》中,孩子们可以与家长共同培育具有生命周期的数字生物,并通过传感器与它们互动;而在意大利团队fuse*的《梦境》宇宙中,全球28748个真实梦境化作漫天星辰,引导观展者进入梦幻星图。这种亲子互动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绝佳机会。

据悉,本次展览由T33全时中心、深圳广电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美高览联合主办,展览地点位于深圳市南山区T33全时中心B1城市会客厅,展期将持续至6月6日,为期三个月。在此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一系列活动,旨在推动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