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内容创作者们似乎总是忙得不可开交。根据一项调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每周要投入超过20小时来充实自己的创作空间。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无疑压缩了他们与粉丝互动的时间。然而,Meta公司的CEO马克·扎克伯格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AI)技术的引入。
在最近接受网红罗恩·张的采访时,扎克伯格展望了未来,其中创作者们将拥有自己的"数字分身"。这些分身不仅能够捕捉到创作者的个性特征,还能理解他们的商业目标。扎克伯格认为,通过将一部分与粉丝互动的任务交给AI助手,创作者们可以释放出更多时间来专注于其他更重要的事务。
他满怀激情地表示:"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每个创作者都可以将自己的社交媒体信息输入到系统中,训练这些系统来反映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愿景。粉丝将能够与这些系统互动,这几乎就像是创作者们创作了一件可以以多种方式互动的艺术品。"
这种乐观的观点在科技界并不鲜见。许多科技乐观主义者认为AI是一种天然的优势,因为它承诺能够显著提升个人或组织的影响力。谷歌也在为创作者推出AI驱动的工具。但是,如果提高效率的代价是牺牲了个人特色,那些重视真实性的观众会接受这种生成式AI吗?
Meta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令人信服。今年早些时候,当Meta推出了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时,它们很快就陷入了当前生成式AI技术的一些常见问题,尤其是"幻觉"问题。例如,美联社报道了一个机器人错误地声称自己在纽约市学区有孩子,另一个则在波士顿附近的免费物品交换论坛上错误地提供不存在的物品。
尽管Meta声称他们的AI技术正在不断进步,并且最新发布的Llama3.1模型家族是该公司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成果,但"幻觉"以及规划和推理方面的错误仍然是生成式AI面临的一个未解之谜。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们真的愿意信任这些存在缺陷的AI机器人来与粉丝互动吗?
扎克伯格也承认,Meta需要"缓解一些担忧",并在长期内赢得用户的信任。特别是考虑到Meta的一些AI训练做法正在促使创作者们远离其平台。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我们是否忽视了AI技术可能带来的个性化和真实性的损失?创作者们是否应该考虑如何在利用AI的同时,保持与粉丝的真诚互动和个人特色?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